一、字节跳动市值多少亿人民币字节跳动资产估值

;     成立9年的字节跳动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一极。

      6月17日,字节披露了财务情况,2020年实际收入2366亿元,同比增长111%,毛利润增长93%至1330亿元,不过经营亏损达147亿元。与之对应的是,去年,百度的营收为1071亿元,净利润220亿元。按照去年互联网巨头的营收来看,字节的收入约等于二分之一个腾讯,4倍于快手,2倍于百度和美团。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作为全球月活跃用户达到19亿的字节手握抖音、今日头条、TikTok、西瓜视频等多张王牌产品,已成为巨大的流量分发机器,广告收入节节攀升。据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2019年字节广告规摸已超过腾讯,成为仅次于谷歌、Facebook的互联网第三极。

      但字节的野心不仅仅是一个流量分发机器。抢占了图文、短视频两个信息分发模型高地的字节,凭借较长的用户粘性,触角已延伸到教育、游戏、电商等领域,慢慢地将流量变成了用户,直接切入交易环节,但目前来看,广告依然是字节的现金牛。据彭博社消息,字节跳动2020年广告收入1831亿元。占2020年实际收入的77%。

      今年4月,《南华早报》援引多位私募股权投资人消息称,字节估值接近4000亿美元。

      2012年在知春路附近的锦秋家园,张一鸣拿着数百万人民币的投资,带着30个人的团队开启了创业之路,同年年底,在字节的第一个产品今日头条上线几个月之后,团队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主题是“个性化推荐引擎”。

      这一年,中国网民规模为5.64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而PC端(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的用户占比双双下滑,其中台式电脑上网用户环比下降了3%。

      “当时整个行业是对移动互联网广告也是没有信心的。觉得屏幕很小,并不适合放广告。当时广告形态都是banner、积分墙之类的,转化效率很低,用户体验也很不好”,直到2013年9月,张利东(现字节(中国)董事长)终于找来了一单生意,来自国美的北太平庄店。

      2012年,市值350亿美元的百度是第一大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超过80%。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的兴起,百度在内容生态上开始缺位,广告份额慢慢被字节所吞噬。不过,百度也并不是全然没有机会,但最终因为数次的决策失误让它在信息分发上失去了和字节一较高下的可能性。

      2014年,百度力推的信息流产品曾是百度新闻,像今日头条一样采用个性化推荐,但其更在意内容质量,采用定向邀请制,严控媒体和自媒体数量,在分发机制上也不完全是算法推荐,加入了种子用户的推荐。

      “百度新闻的表现一般,高峰时期的DAU(单日活跃用户)仅有80万,后来跌至20万。”此前, 百度有内部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

      随后,2015年底,百度新闻负责人朱光转去负责金融业务,百度新闻被放弃。2016年底,百度开始做算法推荐,引入大量自媒体账号,而当年9月,今日头条的日活已超过6000万。

      在图文类信心上获得成功后,2016年,字节加码布局短视频,分别上线了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抖音三架马车,再一次成功押对下一个风口。而相对于字节,百度总是慢半拍。

      “2015年大搜内部就有人提过做短视频,但因为百度把重心在O2O业务上,无人理会。因为内部重视不够,那时百度在信息流和短视频上动作也比字节跳动要慢不少。 ”一位百度离职员工表示,2017年抖音日活还没到1000万时,大搜内部提议做短视频,依然没得到认可,选择了ALL IN图文信息流。

      2020年,百度把战略重心回归搜索,在移动端重做以搜索为核心的内容生态。重新搭建文学和游戏团队,并在百度App上线了文学和游戏频道,在音乐上战略投资网易云音乐;把视频和直播当成重点业务,加码布局好看视频的同时收购了YY直播,归根结底也是要服务于搜索。

      但在2020年,抖音的日活已经达到6亿,今日头条创作者2020全年共发布多种体裁的内容6.5亿条,在两种不同载体的内容载体上都远远超过百度。

      也正是如此,百度在广告上的市场也进一步被字节蚕食。依据百度财报显示,2020全年, 百度在线营销收入为663亿元,同比增长5%,而近五年来,近五年来,字节广告收入实现了连级跳,从2016年的60亿元,到今年的1800亿元。

      不过,在错失移动互联之后的百度正在奔向一个和字节不一样的赛道,押注AI与下一个智能终端。字节则是继续在流量的基础上去挖掘用户价值。

      围绕着今日头条、抖音、Tik Tok的流量,尽管字节已经在电商、游戏、教育、企业服务等领域上都有所布局。目前,从收入构成来看,广告依然是现金牛,占其2020年实际收入的77%。

      据彭博社消息,字节跳动2020年广告收入1831亿元。 抖音为字节跳动贡献近60%的广告总收入,位列第二是今日头条,占总收入的20%,长视频平台西瓜视频则占比不足3%。另外,海外短视频平台TikTok目前仅占字节跳动广告收入的一小部分。

      按照彭博社的数据计算,除了广告以外,其他收入累计为535亿元。这其中包括打赏、电商、游戏、教育、企业服务等业务线。

      2020年3月,据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抖音和快手直播打赏的月流水均达到30亿元,规模相当。如此看来,其打赏年流水至少超过360亿,一位直播MCN人士表示,在抖音平台,达人的佣金比例约为50%-55%,机构的分成比例则为20%-30%左右。这意味着抖音只能拿到其流水的20%,按此推算约为72亿元。算上增量,此部分收入规模在数百亿体量。

      目前,字节重点发力的抖音电商依然还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根据字节跳动官方公布的信息,前11个月,抖音电商总体GMV增长11倍,其中抖音小店GMV增长44.9倍,新增开店商家数量增长17.3倍。

      根据飞瓜数据统计,抖音电商用户渗透率(按MAU计算)超过10%,日均GMV接近15亿元。考虑到商家自播占比的持续提升以及用户流量的持续渗透,中信证券预计抖音电商GMV在2021年将达到7000亿元,乐观情形下有望挑战万亿。

      另外,据《晚点LatePost》报道,2020年,抖音电商GMV为5000亿元。“每个品类,平台的抽佣比例都不一样。”一位对字节电商体系有所了解的人士称。因此,暂时无法按照GMV来推演其实际收入额。

      其他业务也在贡献收入,如抖音国际版Tik Tok也有新的增长。

      此前,据《晚点LatePost》报道,从2020年11月到今年5月初,字节跳动海外产品的每日广告收入从近400万美元增长到900万美元,其中主要来自TikTok。

      另外,字节跳动在游戏、教育等新兴业务上仍处于投入阶段,收入情况可不计入。

      根据字节跳动内部公开的数据,其超额完成了2020年的营收目标。2021年,业内预计字节跳动在广告、直播电商、游戏等领域继续有所增长。字节能否超越阿里和腾讯?已经成为业界关心的下一个问题。

二、9号公司和字节跳动比较

虽然都是2012年创立的公司,九号公司是专注于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领域的科技公司。公司市值目前是280亿人民币。字节跳动是互联网科技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50个国家,公司估值在1800亿美元,跻身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前列。两家公司不在一个档次。

三、花小猪司机如何?

作者 | 杨洁 薛亚萍

编辑 | 林文龙

被滴滴寄以厚望的花小猪打车,却是一个麻烦制造者。

2020年12月30日下午,花小猪打车发布公告称,从即日起在北京暂停服务一周,平台将组织在京的司机进行核酸检测。在此之前的12月27日,北京通报一名无症状感染者为花小猪平台司机,对此,花小猪打车曾回应称,公司已暂停该司机接单,并主动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司机行程信息并配合乘客流调工作。

疫情之外,公众真正的关注焦点仍然是花小猪的合规性问题。

据《华夏时报》消息,2020年12月27日,12328北京市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花小猪目前在北京并未取得合法运营资质。燃财经向北京交通委咨询后得到回复,花小猪打车并不具备运营资质,目前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正在对其约谈处罚。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企业需要拿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并且申请备案后,才算取得网约车平台运营资质。想要拿到这个资质,并不容易。

事实上,早在2020年9月1日,北京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就表示,花小猪并未在北京取得运营资质。当时,滴滴方面的回应是,花小猪正在和主管部门沟通。这也意味着,在9月北京交管部门作出表示后,花小猪仍然违规运营了将近四个月。

据天眼查,花小猪打车的经营主体是北京鸿易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17日,该公司从2019年12月开始注册花小猪相关商标,去年3月,该公司变更经营范围,增加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一项,随后,花小猪在贵州遵义、山东临沂等城市测试运营。

因为便宜,花小猪打车发展迅猛,但也备受争议。由于运营资质问题,包括天津、深圳、南京、青岛、合肥等多个城市交管部门都曾对其进行约谈。而司机入驻门槛低、管理松弛,也使得花小猪打车成为不同投诉平台上的常客。

2020年7月22日,滴滴官方认领了花小猪,表示其是滴滴推出的网约车新业务。2020年9月,花小猪运营主体北京鸿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赵意波退出,新增股东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

但有关法律人士表示,按照相关法规,滴滴拥有网约车运营资质,并不直接等于花小猪具备网约车运营资质。

也就是说,花小猪公司要么自己具备网约车运营资质,要么冒着风险继续“非法”运营。

业内人士称,花小猪现在的打法跟滴滴刚诞生的时候很像,“先上车后补票”,也是传统的互联网发展思路。不过,网约车已经发展了近10年,相关法规也越来越完善,当年行之有效的“流量为王”和野蛮生长模式,在今天,未必可行。

对于滴滴来说,花小猪是冲刺IPO和提升估值的好故事,但这个故事并不好讲,而花小猪引发的争议,也会让资本市场重估滴滴。

花小猪问题不断

“没有朋友和我在一起,我就再也不会用花小猪打车了。”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赵芳说,一个月前的那次经历,是她第一次也将是最后一次独自一人使用花小猪打车App叫车。

在2020年11月的一个周末,赵芳由于在滴滴上打不到车,于是使用了花小猪打车App,独自一人打车。据赵芳回忆,司机看起来像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车里充斥着烟味。她刚一上车,司机就问:“小姑娘是自己一个人?”又谈了几句话之后,司机又说:“怎么不找人陪你一起?我之前拉过一个乘客,就找人‘陪玩’,你也可以试一试。”

听到这里立刻紧张起来的赵芳迅速开了行程共享给朋友们,并全程开着手机录音,然后努力去聊其他的问题,绕开了这个话题。

在抖音和微博等社交平台上,都有更多的乘客吐槽自己在花小猪打车平台的不愉快经历,大多数问题指向花小猪的司机素质堪忧和车辆运营缺乏管理,例如司机随便取消订单、拒载、车内设备不完善(例如无安装定位系统)等。

提出问题的不仅有乘客,也有司机。

在黑猫投诉上,燃财经搜索“花小猪”关键词,找到了3518条投诉内容。其中除了乘客外,还有一大部分来自司机的投诉。一位司机表示,由于花小猪并未在运管局备案,使得自己在运营的时候被运管扣了车并且罚款1万元,但是花小猪却并没有帮他解决问题;还有司机投诉乘客恶意逃单等问题。

2016年出台的网约车新政要求,在城市内合规运营的网约车平台,需要“三证合一”,即网约车企业要在当地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司机要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司机驾驶的车辆需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在北京,不仅车、驾驶员和网约车平台都要持“证”上岗,上路运营的网约车也必须是北京人开的北京牌照车,即“京人京车”。

但在花小猪司机入驻时,平台并没有强制要求司机和其驾驶的车辆具备相关的证件。不同地区对于司机的要求并不一样,据燃财经了解,在北京花小猪的司机审核非常简单。花小猪司机端显示,如果是滴滴车主注册司机,可直接授权激活花小猪账号;如果未注册用户,则仅需要注册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和车辆信息,审核通过后即可注册成功。

一位尝试注册司机的用户,向燃财经展示了花小猪发给他引导注册的短信,其上显示的是“不传资料,不等审核,一秒注册成功”。

为了鼓励司机加入,花小猪在司机端也提供了非常具有力度的补贴。也正因如此,其他平台的司机、出租车司机和私家车主,都对其表现出了兴趣,尤其是在周末的运营上。

“花小猪太便宜了,我平常工作日很少会去跑。但是周末就值了。”一位滴滴司机李师傅表示。据他透露,周末在花小猪平台上,司机每完成五单任务就有90元的奖励金,他周末一天仅接单就能赚一千多元,再加上奖励金,一般能拿到1500元。

但相较于滴滴平台,花小猪的后台服务体系和对司机的管理体系也较为松散,客服也常常被吐槽“形同虚设”。2020年10月,在花小猪还未取得运营资质的广州,有位双证司机因为运营花小猪收到3万元罚单。除此之外,有司机表示因运营花小猪被运管扣车,在向客服中心咨询后,花小猪客服表示,目前花小猪正还处在建设和完善中,暂时无法提供相关支持。

广东新闻频道在2020年11月也报道称,有花小猪司机表示,“很多司机和车没证的也跑,它(花小猪)现在允许这样子。”以及“App页面的联系客服只是机器人,乘客的投诉毫无意义。”

李师傅也说,花小猪的“一口价”和平台不垫付车费,也让他担心,如果遇到拒绝付费的乘客,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处理。

为了平息外界的争议,继7月份承认花小猪是旗下品牌之后,2020年9月,滴滴又正式宣布全资持股花小猪打车,在外界看来,这也是为了给花小猪一个“名分”,规避合规问题。在2020年10月30日的滴滴开放日上,花小猪总经理孙枢也承认,花小猪被监管部门“盯上”了。但是,他表示,“我们刚开始做花小猪业务的时候,直接假设了既然它是集团的一部分,那么各种各样的资质就直接复用滴滴的,这也是我们跟监管部门的沟通没有到位的原因。”

孙枢也称,通过和监管部门的逐步沟通,花小猪在厦门、芜湖等城市,已经得到了认可。

但很明显,这并不是每个城市的交通部门都能认可的理由。在北京,燃财经向北京交通委咨询了解到,北京市交通委只对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办理了许可,而“花小猪”打车运营主体不属于它,因此不具备运营资质。

由于取得网约车“三证”的难度较高,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网约车都无法做到严格意义上的合规,滴滴也同样难以避免这一问题。有业内人士透露,在北京,即使滴滴平台的网约车,也很难符合“京人京车”的标准,更遑论花小猪了。

由于花小猪并没有取得网约车的独立经营资质,在2020年,多地都曾先后约谈和叫停花小猪打车。

继被天津、深圳、青岛等多地相关部门约谈后,就在2020年12月28日,花小猪再次被哈尔滨多部门约谈。哈市行业管理部门要求“花小猪打车”限期整改,对违规接单车辆进行清理,并不得再接收不合规车辆和人员的注册,停止向不合规车辆派单。然而,根据交通运输部下发数据统计,“花小猪打车”违规接单车数18日至25日期间仍在增长。

滴滴需要花小猪

在核心的网约车业务上,滴滴想要扩展到更大的市场中去,覆盖更多的消费群体。

2020年10月滴滴举办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上,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表达了自己对花小猪项目诞生的考量:需要有更加多元化的出行方式,去满足更多对价格敏感的用户。“逻辑上就像大众要推出奥迪品牌、也要做斯柯达品牌,阿里做天猫、也做淘宝,还做聚划算一样。”

花小猪选择了“裂变”的营销方式,甚至一度被称为打车界的“拼多多”。但滴滴方面表示,花小猪的定位是“年轻”,面向的主要用户群体是更追求实惠的用户。因此,业内的“最抠门星二代”郭麒麟成为了花小猪的代言人;而花小猪也不仅在下沉市场出现,也入驻了更多的一二线城市。

下沉市场、年轻用户,都是近年来消费市场上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滴滴也寄望于这头“花小猪”,能够在顺风车之后,为资本市场讲出一个更加动人的故事。

受制于网约车的安全合规等问题,滴滴作为曾经的互联网新贵TMD之一,近两年已经掉队了。字节跳动最新估值1800亿美元,此前上市的美团目前市值超过1.7万亿港元,滴滴虽然8年拿了19轮融资,却迟迟无法上市,估值也远低于字节跳动。

滴滴掉队是从2018年开始,当时,滴滴已经占领了国内网约车90%的份额。但在2018年5月和8月,因为两次顺风车的恶性安全事件,滴滴被全社会声讨,最赚钱的顺风车在2018年8月被迫下线,此前良好的发展势头也被打断。

此后近两年的时间里,滴滴被迫降速,收缩战线,高增长以及IPO计划被搁置在了一边,安全合规成为了全公司的重心,这也绑住了滴滴的手脚。

按照交通运输部要求,网约车平台在某个城市获得线上运营牌照后,可全国通用无需再申请线上运营牌照,但落地全国各城市时,还需获取线下运营资格证。这意味着,合规的成本巨大,而且业务拓展速度也会被严重拖慢。

2019年11月20日,在被关了449天“禁闭”后,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据字母榜报道,在关“禁闭”的日子里,滴滴顺风车更迭了24个版本,优化了374项功能,围绕的主题只有一个:安全。顺风车一位员工表示,“ (2018年8月)之前大家很重视安全,现在大家重视的只有安全”。

“出行只要碰运营,就跟安全和治安有关系,而一旦有安全隐患,就一定会被管控。要赚钱就难合规,合规就难赚钱。”曾有业内人士对燃财经坦言。

想要重回高增长之路,放出花小猪,就成了滴滴的必然选择。

在2020年4月,滴滴出行的公司战略会上,CEO程维公布了名为“0188”的未来三年战略目标,即零重大安全事故,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超过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达到8%;全球月活用户超8亿。

在一二线城市的出行市场,滴滴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它对市场和用户的早期教育已经完成,用户能够接受也有能力为滴滴逐步提高的客单价买单。这也意味着,要完成这一目标,滴滴必须要寻找到新的增量市场。广阔的下沉市场,以及众多对价格更为敏感的用户,就成为了滴滴瞄准的新目标。

据《晚点LatePost》报道,程维在之后详解了“0188”计划,其中提到,滴滴希望下沉项目花小猪拿下网约车市场25%的份额,冲刺市场第二。

花小猪和滴滴做了品牌切割,暂时绕开一二线城市已经严格执行的监管屏障,通过平台宽松的管理机制,接收更多的司机入驻。

花小猪迅速为滴滴带来了大量的运力增长,根据交通运输部12月发布的信息显示,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的行业数据,2020年11月,平台共收到订单信息6.6亿单,当月订单总量超过10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共有8家,其中就包括了花小猪。

但与快速增长的订单量相对照的是,根据数据,在2020年10月,花小猪出行在开通服务城市中,已传输数据城市比例仅有1.2%,其中当月接单车辆合规率仅有7.5%,11月,合规率上升至17.9%,但在8家平台中仍然排在最后一位。

花小猪是福是祸?

在TMD中,滴滴的上市压力和焦虑无疑是最大的。

2019年,滴滴出行CEO程维曾经表示,滴滴从2012年起,就没有过盈利,公司6年累计亏损超过390亿元,2018年全年亏损达109亿元。虽然去年柳青表示,滴滴的核心业务已经实现了小幅盈利,但却没有给出确切的数字。滴滴的盈利能力究竟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没有多少投资人能够在一个项目8年不盈利之后继续等待。他们需要退出的渠道,顺风车之后滴滴也必须要讲出新的故事,给他们以新的信心。

滴滴要讲的新故事,不仅仅限于一个花小猪。

在网约车业务上,滴滴进行了品牌细分,包括礼橙专车、升级的“快的新出租”、针对时间不敏感人群的“青菜拼车”等。此外还上线了货运、跑腿、社区团购的橙心优选等新业务;加上滴滴青桔主打两轮市场,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滴滴正在逐渐拓展自己的边界。

但是,花小猪显然是滴滴最重要的一个故事。因为这是滴滴最熟悉,也最擅长的故事。

上一个与之类似的故事是顺风车。

2016年出台的网约车新政,针对的是提供专职服务的网约车司机。而当时的滴滴顺风车,套上了私家车主“共享经济”的外衣,避开了专车的管理。

按照当年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的说法,顺风车“最关键的是解决了增长的问题”。当初滴滴顺风车在2015年上线一周后,仅在北京一城单日订单量便已突破10万单。而实现这一订单量,滴滴专车当初用了3个月。

对于“唯快不破”的互联网丛林而言,即使滴滴成为了共享出行领域的领军公司,手握千万级的单量,但是仍然具有着强烈的危机感。而消弭它的方法,唯有掌握更大的流量。

顺风车能带来流量,所以,尽管这个业务重创了滴滴,也给平台带来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滴滴仍然无法将之放弃。

花小猪也能带来流量,在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公布的2020年11月份订单信息中,月订单量超过100万单的8个平台,花小猪增长最高,月订单量增长为10.5%。所以,尽管花小猪充满争议,但滴滴也不会放弃它。

此前,程维宣布,滴滴国内业务将双曲线推进,一方面是一站式出行平台,包括网约车、出租车、代驾、顺风车、青桔单车和电单车、地铁公交等;另一方面是小桔车服、自动驾驶、金融、智慧交通等业务,同时探索新赛道。这也是想为公司树立更高的壁垒,寻找更多的收益来源。但“0188”仍然还是核心,根本还是将网约车平台上吸引来的用户,转化为更有黏性的生态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互联网创新项目,在其出现早期的草莽时代,监管相对来说是具有滞后性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必然的趋势。

即使是经历了多次整改,从顺风车到花小猪,努力拓展自己的流量入口,仍然还是滴滴一贯的思维模式。花小猪无论是从补贴推动增长,还是在合规问题上的回避,仍然更加类似于当年的滴滴:靠流量和资本驱动,野蛮生长。这种模式下,“合规性”仍然不是它考量的最重要因素。

停运一周后,也许,花小猪仍将冒着“非法”的风险坚持运行。但这对于滴滴来说,也意味着风险在不断累积。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配图来源于unsplash。应受访者要求,赵芳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四、字节跳动和代氏集团谁最厉害?

字节跳动

字节跳动可能在部分人眼里有些陌生,但是一提到它旗下的两大产品,抖音和今日头条,恐怕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它们不仅改变着人民的生活方式,同时开辟了新的经济业态。可谓国企中妥妥的后起之秀了。

此前,今日头条2019年年报公布,收入170亿美元,利润30亿美元,2020年字节跳动的业绩同样优秀,单单抖音项目4月营收超过78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倍,位列全球移动应用收入排行榜榜首在私人交易中的估值更是高达1000亿美元。抖音短视频在全球的下载量已经超过20亿次。

据外媒报道,字节跳动的估值在疫情后的这段时间飙升了超过30%,超过了1000亿美元,甚至在一些非公开的交易中估值达到了1400亿美元。

字节跳动并不满足于此,积极开疆扩土。2019年以来入局全网搜索,入主互动百科,2020年相应号召,积极推出企业办公协作工具;扩招千人,深耕游戏;此外,近期抖音与京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杀入网红直播带货,在618购物节来临之际,此次合作也是磨刀霍霍了,旨在抢占直播带货市场。

五、今日头条是哪个公司的母公司是字节跳动

今日头条是国内最受读者喜欢的新闻平台之一,其月活跃用户可能已经超越百度,如果独立上市,估值超过一千亿元。如此厉害的一个平台,大家知道今日头条是哪个公司的吗?资料显示,字节跳动是今日头条母公司。

今日头条

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是最早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场景的科技企业之一,是中国北京的一家信息科技公司,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甲48号。今日头条是字节跳动旗舰产品,抖音也是字节跳动产品。

字节跳动是国内估值最高的独角兽。2020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中,字节跳动以1800亿美元(1.2万亿元人民币)估值位列第一,蚂蚁集团以1500亿美元估值位居第二,滴滴出行估值580亿美元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