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八怪指哪些人?

扬州八怪一般是指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也有说法中将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人并入,因为他们画风相近,所以八可看做具体数值,也可作为约数。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又名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

扬州八怪是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活跃在扬州一带的风格相近的书画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出生并不富裕,生活清苦,但性格清傲狂放,爱好用书画来直抒胸臆,表达内心的所闻所感。

扬州八怪的怪处正是在于他们的与众不同、敢于创新,以及对官场黑暗的深恶痛绝。他们的艺术风格在正统画派眼中可以用一个怪字来形容,因为他们追求自然,作品中承载的是最真实、贴近现实的东西,并且他们敢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不惜影响到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二、扬州八怪分别是指谁 扬州八怪介绍

1、扬州八怪分别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2、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

3、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于世界。

三、"扬州八怪"是指哪八个人?

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1、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2、黄慎(1687年6月14日—1772年),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家贫,遂学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人物画题材十分广泛和丰富,它不仅画神仙佛道和历史名人,也擅长从民间生活中取材,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氓、渔民等下层人民的形象,这在古代的画家当中是十分难得的。

3、李鱓[shàn](1686年—1756年),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

4、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

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集》。与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高翔和郑燮并称”扬州八怪“。

5、高翔(1688--1753),字凤岗,号西唐,又号犀堂、西堂、樨堂等,别号山林外臣,擅画山水花卉,间作佛像人物。篆刻与汪士慎、丁敬齐名。又与高凤翰、潘西凤、沈凤并称"四凤"。高翔少年时期崇尚石涛,后与石涛结识为友,常相往来,情谊深长,受益颇深,是石涛的挚友和忠实追随者。

四、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分别擅长什么?

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

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扬州八怪的书画风格异于常人,不落俗套,有时含贬义,因此称作八怪。

由来简介

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

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世界,把徐渭的泼墨手法发挥到顶峰。

扬州八怪之八位画家,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或试画,或授职。

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板桥所作樱笋图,即吟诵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南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罗聘尝三游都下,一时王公卿尹,西园下士,东阁延宾,王符在门,倒屣恐晚;孟公惊座,觌面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