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津湖战役真实伤亡

长津湖战役我军的伤亡在两万三千人以上;美军和英军的损失在1万9千人以上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当时三八线附近的东线战场,当时朝鲜军队首都平壤早已被攻占,而朝鲜的临时政府江界也被美军步步紧逼。可以说整个朝鲜当时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了。面对这种情况,志愿军第九兵团被紧急调往美朝交战的东线战场。

在第九兵团进入朝鲜后,我军采取进攻美军侧翼,将其打散打乱,然后分割包抄的战术。为了达到战术要求,我军经常长时间一动不动地伏在雪地上。

而那时候我军是紧急入朝的,衣物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再加上朝鲜北部地区气温极度寒冷,达到零下二、三十度简直是家常便饭。因此在这场战役中,大量志愿军的将士被冻伤冻死。

志愿军的这种窘境在长津湖战役时更是达到了巅峰。在1950年11月27日,美军和我军的精锐在长津湖地区碰面,双方立刻展开了激战。

当时参与长津湖战役的是美军陆战1师以及两个步兵师,如果加上本就驻守在这里的南朝鲜第一兵团,这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人数达到了10万人。在我军方面,参与战场战役的是志愿军第九兵团中第20、26和27三个军,人数达到了15万人。

在长津湖战役开始后,我军依旧以用了一个月的进攻侧翼,分割包抄的战术为主。大量的志愿军将士伏在雪地中,等美军行军到一半的时候对其发动突然袭击。

因为缺少御寒的衣物,冻伤的志愿军将士达到了全军的五分之一。这15万人至少有上万人因为严寒而失去战斗力或冻死。而载入军史的“冰雕连”就诞生于长津湖战役中。

在志愿军的袭击下,美军的重武器施展不开,全军被分割为几个部分,被志愿军围追堵截。面对志愿军的疯狂攻势,美军决定南撤。因此打了一个月的对抗战到了长津湖战役时,变成了包围歼灭战。

之后我军对美军进行了层层封堵,但因为阵线问题,美军南撤的阻力越来越小。最后美军依靠7艘航母的掩护,乘船全体逃离了朝鲜东北部地区。

在战后的统计中,美军阵亡2万余人,南朝鲜阵亡一万余人,而我军阵亡一万九千人。除了阵亡的战士之外,还有四千人被严寒夺去了生命。因此我军的伤亡在两万三千人以上。

而根据美国人的数字,美军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伤亡6800余人,非战斗伤亡1.3万人,其中作为主力的陆战1师战斗伤亡4433人,非战斗伤亡7313人,步7师战斗伤亡2200人,非战斗伤亡4000余人,英军伤亡500人左右。

据了解,志愿军入朝后主要遇到三个困难:一个是武器装备的劣势和弹药不足;还有就是吃的问题,特别是热食供应困难;此外就是冬服紧张,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

“第9兵团的战士大多来自南方,对于北方的天气并不是很了解。”张校瑛介绍说,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林木茂密,道路狭小,人烟稀少,夜间温度很低。而志愿军士兵穿着的都是华东温带的冬季服装。

第9兵团原准备在辽阳、沈阳等地稍事休息并换装,但由于朝鲜战况紧急,当列车开进山海关时,原总参谋部派高级参谋拦住列车,宣读了中央军委“紧急入朝”的命令。十几列火车只在沈阳稍停片刻,就继续火速开进。

第9兵团大部分将士穿着大檐帽、胶鞋和单薄的棉衣进入到长津湖地区,以至于在冰天雪地中出现了大面积的冻伤减员情况。

她继续说,谁也没想到,1950年的冬天,是朝鲜50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夜晚的时候,能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甚至有时候达到零下40摄氏度。

二、长津湖战役伤亡对比是什么?

长津湖战役我军的伤亡在两万三千人以上;美军和英军的损失在1万9千人以上。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当时三八线附近的东线战场,当时朝鲜军队首都平壤早已被攻占,而朝鲜的临时政府江界也被美军步步紧逼。可以说整个朝鲜当时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了。面对这种情况,志愿军第九兵团被紧急调往美朝交战的东线战场。

地理位置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

在长津湖以东约30公里,是由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就被称为长津湖地区。两湖周围崇山林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偶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烟寥落。

三、长津湖战役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怎样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1951年11月27日至12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约15万人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包围了以美军为首的6.5万人的多国部队,史称长津湖战役。此战我军伤亡5.6万人,战死1.1万人,其中四千多人是被冻死的。美国的多国部队合计减员1.3万多人,其中死亡2100多人,被俘约300人,美国陆军31团被我军全歼于此。

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林木茂密,道路狭小,人烟稀少,夜间最低温度接近摄氏零下40度,当年又是50年不遇的严冬。因此长津湖战役十分惨烈,伤亡数据中冻死冻伤的军人占的比例极大。防守鹰岭的一个连共129名官兵,他们全部被冻成冰雕,尽管他们已经死了,但枪口仍然朝着美军进攻的方向!志愿军第58师实际上已经被摧毁建制,兵员损失最严重之时,58和60师两个师仅存200余人。由于中美武器装备差距巨大,为了攻占美军三座独立房屋,中国一个连打得只剩1人。

美军陆战一师是硬突围而出的,击溃中国7个师的围追堵截,最后从海上坐舰船撤退的。美军的空军和海军配合陆战一师撤退,空军不仅给陆一师提供装备补给和补充兵力,还能直接将伤员运走,更是日夜压制中国军队的行动。美军陆战一师动用了包括直升机在内的300多架飞机,将7000多名陷入困境的部队救出了包围圈。中国军队缺少空中力量,无法阻止美军从空中撤退!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兴南港集中了193艘船舰用于陆战一师撤退,同时命令韩国第1军,韩国第1陆战团,美国第3步兵师和美国第7步兵师在港口布置防御阵地。中国缺少海上力量,无法阻击美军从海上撤走。最终美军不仅撤走了联合国军士兵,也包括他们的重装备,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朝鲜难民。美国历史学家称兴南港大撤退为"美国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撤退行动",甚至跟敦刻尔克大撤退齐名。

四、朝鲜战争中“长津湖之战”,陆战一师到底伤亡多少?

这是第二次战役。

陆战一师从10月26日元山登陆(长津湖战役是在11月27日)到战役结束12月15日,阵亡:718人,失踪192人,负伤3504人。

志愿军死亡多少?中国历来就是无名英雄多,谁管那么多,但是第九兵团(下辖12个师,共计12万人)没有参加下一场战役,直到51年3月才重新出现在正面战场,可以想象这个大兵团的伤亡是极其巨大的。

到现在连中国政府都没有搞明白中国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到底死了多少人,现在又说是18万人,接近实际数据(连名单都搞不明白,怎么会搞懂实际死亡人数),因此这个数据也是忽悠老百姓的。

一场战役阵亡近千人对于美国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伤亡了,但是这个数如果按照中国军队伤亡的标准简直就是轻微损失。

陆战一师也叫瓜达卡达尔师,是当时美军中全自愿兵组成的军队,虽然三分之二以上是新兵组成,但是确是一支职业化军队,具有很强的职业意识。

陆战一师的补给,中国军队始终没有切断,虽然陆地通路已被中国十万大军切断,但是从空中而来的补给却源源不断(通过机场和空投),并且借助空中优势,陆战一师成建制打通了退路,这场战役的确是对于中国政府有很大的震撼力,自此中国志愿军放弃了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对付美军即便是5倍以上的兵力都是不够的。

五、长津湖战役双方伤亡人数

长津湖战役我军的伤亡在两万三千人以上;美军和英军的损失在1万9千人以上。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当时三八线附近的东线战场,当时朝鲜军队首都平壤早已被攻占,而朝鲜的临时政府江界也被美军步步紧逼。可以说整个朝鲜当时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了。面对这种情况,志愿军第九兵团被紧急调往美朝交战的东线战场。

在第九兵团进入朝鲜后,我军采取进攻美军侧翼,将其打散打乱,然后分割包抄的战术。为了达到战术要求,我军经常长时间一动不动的伏在雪地上。而那时候我军是紧急入朝的,衣物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再加上朝鲜北部地区气温极度寒冷,达到零下二、三十度简直是家常便饭。因此在这场战役中,大量志愿军的将士被冻伤冻死。

志愿军的这种窘境在长津湖战役时更是达到了巅峰。在1950年11月27日,美军和我军的精锐在长津湖地区碰面,双方立刻展开了激战。当时参与长津湖战役的是美军陆战1师以及两个步兵师,如果加上本就驻守在这里的南朝鲜第一兵团,这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人数达到了10万人。在我军方面,参与战场战役的是志愿军第九兵团中第20、26和27三个军,人数达到了15万人。

在长津湖战役开始后,我军依旧以用了一个月的进攻侧翼,分割包抄的战术为主。大量的志愿军将士伏在雪地中,等美军行军到一半的时候对其发动突然袭击。因为缺少御寒的衣物,冻伤的志愿军将士达到了全军的五分之一。这15万人至少有上万人因为严寒而失去战斗力或冻死。而载入军史的“冰雕连”就诞生于长津湖战役中。

在志愿军的袭击下,美军的重武器施展不开,全军被分割为几个部分,被志愿军围追堵截。面对志愿军的疯狂攻势,美军决定南撤。因此打了一个月的对抗战到了长津湖战役时,变成了包围歼灭战。

之后我军对美军进行了层层封堵,但因为阵线问题,美军南撤的阻力越来越小。最后美军依靠7艘航母的掩护,乘船全体逃离了朝鲜东北部地区。在战后的统计中,美军阵亡2万余人,南朝鲜阵亡一万余人,而我军阵亡一万九千人。除了阵亡的战士之外,还有四千人被严寒夺去了生命。因此我军的伤亡在两万三千人以上。

而根据美国人的数字,美军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伤亡6800余人,非战斗伤亡1.3万人,其中作为主力的陆战1师战斗伤亡4433人,非战斗伤亡7313人,步7师战斗伤亡2200人,非战斗伤亡4000余人,英军伤亡500人左右。

冰雪长津湖,铁血铸辉煌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不对称、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团的纪录,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现代战争中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长津湖战役的“强弱”之势,并不是指人数上的多寡,而是武器装备与战力上的悬殊。例如,志愿军参加长津湖战役的主力之一27军,入朝时只有45辆汽车。因为天气寒冷炮管收缩,炮弹都打不响,手榴弹成了“重武器”,御寒的衣物也严重供应不足。

而他们面对的,是堪称“王牌中的王牌”的美陆战1师。该师自1941年成立以来,经过瓜岛战役、冲绳岛战役,从未吃过败仗。

长津湖一役中,美军有7艘航母、500架舰载机掩护,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无数。在这样的对比下,志愿军并没有畏惧、怯战,他们以血肉之躯对抗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用步枪、机枪去冲击敌人的“铁桶阵”,最终打败了敌人,扭转了战场态势。

六、长津湖战役当年打的有多惨烈?美陆战1师是如何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看《长津湖》的电影,恐怕很多会带着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实在是太悲惨了。抗美援朝当中,志愿军第9兵团的3个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和寒冷的环境下,与武器装备均为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展开了直接的较量。最终,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那么,长津湖战役当年打的有多惨烈?战争是残酷的,尤其是敌军武器装备一流的美军,在战斗中,志愿军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尤其是面对寒冷的天气,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成建制被冻死。那么,美陆战1师是如何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第一,美国工业实力很强,造桥技术先进。第二,美国不断地支援。第三,志愿军后勤力量不足。

长津湖战役当年打的有多惨烈?

当时的志愿军在寒冷的冬季,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经历了巨大的困难,抵达了预设战场。美军是要逃跑的,他们也知道,一旦被围困,将很难在存活下来,所以拼了老命的突围,毕竟他们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他们不仅有航空母舰的配合,还有坦克、大炮以及航空兵,志愿军坚强的顶住了压力,但损失也是很大的。尤其是,他们穿着单衣,在冰天雪地,长时间的一动不动,最终出现了悲壮的“冰雕连”,可以说这场战役是非常惨烈的。此役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就达到了4000余人。

美陆战1师是如何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第一

美国的工业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水门桥是美军陆战一师撤离长津湖的必经之路,志愿军已经炸了,但美国仍然能够快速的建好,这都得依赖美国先进的工业能力。

第二

美国对于美军的撤退可是下了大功夫,航空兵以及军舰炮不断对我军的地面部队进行轰炸,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使得我军行军很艰难,依靠着双脚,难以追上四个轮子。而美国还在源源不断的对地面部队进行资源,不仅是武器装备还包括给养。

第三

由于没有适当的御寒服装,志愿军的战斗力因为大批士兵被冻死冻伤而被严重削弱。大部分志愿军耗光了在过江时随身携带的弹药,而且食品也供应不上。天寒地冻,战士脚冻坏了,连路也走不动,最后只好眼睁睁看着残敌跑掉。再加上战役预备队没能及时赶到,所以没有能够截住敌人。而在侧翼的阵地上一直没有开枪阻击,后来才知道他们早已化成一群冰雕,全都是战斗队形冻死在了阵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