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贝和毛蚶的区别
赤贝和毛蚶的区别是:赤贝又叫魁蚶,属瓣鳃纲,蚶科是可食用软体动物,可养殖。赤贝具有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功效,在贝类软体动物中,含有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毛蚶:壳质坚厚,长卵圆形,通常两壳大小不等,右壳稍小,左壳较大。背侧两端略显棱角,腹缘前端圆,后端稍延长。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向前方,两壳顶距离不很远。壳面有放射肋35条左右,肋上有方形小节结,状似瓦垄。生长纹在腹侧极明显。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壳皮。
毛蚶分布在我国近海海域,小满后毛蚶产卵停止、个体肥满时即可收获。以辽宁、山东和河北省沿海产量最多,产期多在7~9月份。患有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适合食用贝类;但是许多贝类是发物,有宿疾者应慎食;贝类性多寒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二、毛蛤蜊和血蛤蜊有什么区别
一、形态特征不同
1、血蛤
贝壳较厚,呈卵圆形。放射肋粗壮,约18~21条,肋上具明显的颗粒状结节。壳顶突出,壳表白色,被褐色薄皮,韧带角质。铰合部直,齿细密。个体较小,一般壳长3~4厘米,拨开壳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
2、毛蛤
壳质坚厚,长卵圆形,通常两壳大小不等,右壳稍小。背侧两端略显棱角,腹缘前端圆,后端稍延长。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向前方,两壳顶距离不很远。壳面有放射肋35条左右,肋上有方形小节结,状似瓦垄。生长纹在腹侧极明显。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壳皮。壳内白色,壳缘具齿。铰合处很窄,呈直线形,齿细密。
二、分布范围不同
1、血蛤主要分布于宁波、舟山、温州乐清湾、台州温岭、福建、两广地区。
2、毛蛤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以中国渤海和东海近海较多。
扩展资料
花蛤的好处:
1、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 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各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
2、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
3、蛤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花蛤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怎么选购和清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蛤
三、赤贝和毛蚶的区别是什么?
赤贝和毛蚶的区别是:赤贝又叫魁蚶,属瓣鳃纲,蚶科。是可食用软体动物,可养殖。赤贝具有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功效,在贝类软体动物中,含有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毛蚶:壳质坚厚,长卵圆形,通常两壳大小不等,右壳稍小,左壳较大。背侧两端略显棱角,腹缘前端圆,后端稍延长。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向前方,两壳顶距离不很远。壳面有放射肋35条左右,肋上有方形小节结,状似瓦垄。生长纹在腹侧极明显。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壳皮。
毛蚶分布在我国近海海域,小满后毛蚶产卵停止、个体肥满时即可收获。以辽宁、山东和河北省沿海产量最多,产期多在7~9月份。患有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适合食用贝类;但是许多贝类是发物,有宿疾者应慎食;贝类性多寒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