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资料

天宫一号(英文名称: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按照计划,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目录

简介

早期方案与命名

历程

发射背景

结构资源舱

实验舱

主要任务

后续计划简介

早期方案与命名

历程

发射背景

结构 资源舱

实验舱

主要任务

后续计划

展开编辑本段简介

天宫一号[1](Tiangong-1或Heavenly Palace 1)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2],属载人航天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高10.4米、重8.5吨[3]。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4],由长征二号FT1火箭运载,火 2011年4月CAST会展中心展示的天宫一号模型

[5]箭全长52米,运载能力为8.6吨[6]。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3]。 由于天宫一号是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中的被动目标,所以叫“目标飞行器”(Target Spacecraft[2],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即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而之后发射的神舟系列飞船,也称作“追踪飞行器”,入轨后主动接近目标飞行器[7]。 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8](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9]。 2011年11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10],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8]。 据相关专家透露,天宫一号在寿命末期,将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11]。

编辑本段早期方案与命名

天宫一号的任务方案早在1992年国家制订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时就已确定。2002年,在进行了方案论证和审查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整个任务方案得到通过。但天宫一号还尚未定名,只是称为“目标飞行器”,缩写:MB。2006年,天宫一号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并命名为“天宫一号”,缩写:TG[12]。命名可能根据以下几点: 第一,希望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能与宫殿一样舒适[1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 王菡 第二,具有中国特色,与“神舟”、“嫦娥”相呼应,有一种真正的空间站雏形[14]的概念[1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 白明生

编辑本段历程

对外披露阶段(2008年9月28号—2011年7月23日)

2008年9月28日 中国首次披露“天宫一号”发射计划[15]。

2009年1月26日 天宫一号模型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16]。

天宫一号模型亮相春晚

[17]

2009年2月27日 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中首次出现了中国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实体画面,此前天宫一号仅有电脑效果图和模型对外公开。

此时天宫一号初样产品的研制生产已基本完成[18]。

2010年8月中旬 天宫一号完成总装,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19]。

2011年3月3日 全国政协委员、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20]。

2011年6月29日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通过出厂评审,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任务实施前最后阶段的测试工作[21]。

2011年7月23日 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23日上午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至此,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参试人员和飞行产品,已集结载人航天发射场[22]。

发射调整及准备阶段(2011年8月—2011年9月28日)

2011年8月18日 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由于发射天宫一号的运载火箭于发射失利的长征二号丙火箭属同一类型,后出于安全考虑,原定8月底发射天宫一号的原计划被取消[23]。

2011年9月10日 发射场区测试工作重新启动,进展顺利[23]。

2011年9月20日 天宫一号和运载火箭组合体运载至发射塔架[24]。

2011年9月25日 包括发射场地及飞行航区在内的全区测控通讯系统进行合练并取得成功[25]。

2011年9月26日 考虑到27日及28日发射场将出现的大风降温天气,原定于27日至30日之间的发射计划更正为在29或30日择机发射。

同日上午,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行了火箭推进剂加注前全系统质量评审。天宫一号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条件。

当日下午,发射场组织进行了火箭加注设备、加注软管和信号电缆连接等工作[25]。

2011年9月28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了天宫一号的发射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在窗口前沿发射”。

当日上午进行了第二次全区测控通讯系统合练。并组织了火箭推进剂加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加注量计算、加注系统信号联调等。

13时起,先后实施了燃烧剂和氧化剂加注。

至18时,约450吨的推进剂全部加注完毕[26]。

发射当天(2011年9月29日)

2011年9月29日 13时16分,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型火箭进入8小时倒计时发射程序,调度点名,收集8小时准备情况,进入临射前准备[27]。

14时16分,载人航天各系统功能检查,地面设备开机自检[28]。

约18时,火箭系统开始进行全箭状态检查[29]。

发射前半个小时,最后一批工作人员撤离[30]。

21时16分3秒,搭载着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点火发射[4]。

21时19分,天宫一号火箭助推器分离[31](助推器残骸于10时25分在内蒙古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乌兰乌素嘎查的一块空地上找到[32])。

21时19分,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一级坠落[31]。

21时19分,整流罩分离[31]。

21时25分45秒,天宫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4]。

21时29分,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31]。

21时35分左右,入轨运行[31]。

21时38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4]。

运行阶段(2011年9月30日—)

2011年9月30日 1时58分,天宫一号飞行至第4圈时,实施了第一次轨道控制,将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高到355公里。

16时9分,天宫一号飞行至第13圈时,实施了第2次轨道控制,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为后续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奠定了基础[33]。

天宫一号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也已启动,转入自主运行状态[34]。

2011年10月6日 18时,天宫一号已在轨飞行109圈,先后进行了遥控指令、控制开关、图像发音设备、舱内温度湿度、交会对接设备等在轨测试[11]。

2011年10月10日 首次公布了由天宫一号自带相机拍摄的太空图片。

此时,目标飞行器的在轨测试阶段已基本结束[35]。 天宫一号拍摄的首张外太空图片

[36]

2011年10月14日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进入交会对接的准备阶段[37]。

2011年11月3日 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首次交会对接[10]。

2011年11月4日 11时37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的组合体第一次轨道维持[38]。

2011年11月14日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第一次分离,约半小时后,进行了第二次对接[39]。

2011年11月15日 12时4分,组合体完成了第二次轨道维持,开始了神舟八号返回前的轨道精化调整[40]。

16时59分,组合体进行了姿态调整,从第二次对接的状态转体180度进入正常飞行姿态,为神舟八号返回做准备[41]。

2011年11月16日 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42]。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17日19时30分左右在内蒙古预定区域着陆[43]。

目前运行中。神舟九号计划于2012年6月至8月择机发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此次飞行将搭载三名航天员[44]。

编辑本段发射背景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天地往返,航天员上天并返回地面; 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初步实现了第一步的航天器天地往返。此后,中国又先后发射神舟系列的4艘飞船,并在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后,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2005年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相继发射,拉开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序幕,并完成了前半部分,而天宫一号则将完成第二步后半部分的任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建立空间实验室[45]。

编辑本段结构

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35米。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达15立方米,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实验舱前端装有被动式对接结构,可与追踪飞行器进行对接[3]。

资源舱

(资源舱的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一号的飞行提供能源保障,并控制飞行姿态) 天宫一号的电源分系统的所有设备(太阳能电池翼)都在资源舱内,并包括了为飞行器提供能量的燃料。天宫一号的导航与制导系统中6个控制力矩陀螺也在资源舱内。导航与制导系统的用途是在天宫一号与追踪飞行器进行对接之际负责寻找目标,而控制力矩陀螺则会对天宫一号进行精确的姿态控制[46]。

实验舱

(实验舱主要负责航天员工作、训练及生活) 实验舱是全密封的环境,对接完成后航天员进舱进行工作、训练,一些必要的生活活动、睡眠等也都在这里进行。内设睡眠区(包括航天员睡眠所用的睡袋)以及使航天员保持骨骼强健的健身区[47]。

天宫一号的简介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1]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设计在轨寿命是2年,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后,最终将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

2016年0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目前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的跟踪监视之中。2018年3月25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16.2公里的轨道上,即将再入大气层烧毁。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扩展资料:

发射背景: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初步实现了第一步的航天器天地往返。此后,中国又先后发射神舟系列的4艘飞船。

并在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后,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2005年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相继发射。

拉开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序幕,并完成了前半部分,而天宫一号则将完成第二步后半部分的任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建立空间实验室。

背后故事:

“天宫一号”从2006年开始研制,整个过程从方案设计到初样再到正样,通过了大量的计算、仿真和各种地面试验的验证,竭尽全力做到可靠和安全。

为了万无一失,研制团队先假设某一系统失效,然后列出几种可能导致失效的故障,再分析每种故障的原因是什么,一层层查下去,从单机到部件再到每一个零件,任何一件产品都要考虑进去。

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他们还要反过来想,如果某一个零部件失效,可能对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制定怎么样的应对措施。

在研制的全过程,只要是能想到的,验证试验能做的,都要一次又一次地去做。“天宫一号”的设计寿命是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它能否与“神八”“神九”“神十”顺利实现对接。

电源系统是一个关键,因为没有电能,任何太空飞行器都是一堆太空垃圾。对“天宫一号”来说,每24个小时就有16个昼夜;其中每个白天约30分钟,每个夜晚约60分钟。

这面对太阳的30分钟时间,就是它的太阳能帆板发电的时候;其中一部分电能直接供用电器使用,其余的电能则储存在100多节镍氢电池里,供黑夜时使用。

“天宫一号”的太阳能帆板看起来和马路上太阳能路灯的帆板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银色的,薄薄的,一格一格的;但它所用的材料却相当尖端。

而且,它始终跟着太阳转,角度保持在50~60度,确保有足够的日照可以发电。尽管“天宫一号”挺省电的,整个用电量只相当于两台家用空调。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保这100多节镍氢电池在两年的时间里不“罢工”,不出任何一点小毛病?而且,为了安全起见,最少也要保持电池中有八成电量的储备。

为此,研制团队模拟真空、上百度温差等极端太空环境,反复做了无数次实验。这还不够,还必须考虑火箭发射时的冲击、震动、热量等各种情况,反反复复进行试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宫一号

南充最好的KTV是

在光彩后面的夏威夷国际俱乐部、7号公馆、天宫一号、好莱坞、后宫、荷花池、紫源国际俱乐部、天上人间这些地方消费就很高哈

完美音乐、九天音乐、欢乐迪、紫金大道、豪乐门、快乐平方、高美高、音凰、皇后大道、万家灯火、外滩一号、今日良缘、名门夜宴这些地方消费就相对适中。

关于消费的话如果在好的地方光喝点酒,可能在1000块钱左右,耍点其它的就不至这个数咯。在一般的地方光喝点酒来点小吃唱点歌可能也就是在四五百块钱左右哈。

天宫一号的资料(50字左右 )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属载人航天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

高10.4米、重8.5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二号FT1火箭运载,火箭全长52米,运载能力为8.6吨。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扩展资料:

“天宫一号”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它的重量和神舟七号一样,用它来完成和飞船的交会对接。“天宫一号”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型,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

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KTV怎么样

怎么说呢,包房装饰还行吧,可是消费就有点贵得叫人咂舌,一扎柠檬汁88元只有500毫升,我的天商务就是商务,不知是不是包房少爷吃了钱,总感觉再商务也不可能这么贵,以后大家斟酌斟酌再去吧!总体还行!